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使信鸽飞出理想的成绩,除品种、饲料、管理外,最重要的是训练。
训练要从幼鸽开始,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为预备训练,第二步为正式训练。
一、预备训练
当幼鸽出生后,刚离开母鸽是怕人的,不敢和饲养者接近,也不敢大胆啄食。因此,幼鸽在训练开始之前,必须与饲养者进行亲和,养成其对饲养者的服从特性,从而驯服地接受训练。方法是利用鸽的求食欲接近幼鸽。幼鸽每日可饲喂多次,但前几次绝对不能让幼鸽吃饱,吃饱了就不听呼唤了。这样逐渐养成幼鸽亲近饲养者的习惯,直到饲养者可任意捉某只幼鸽而不使它们受惊为成功。
幼鸽出生两个月左右,开始调换第三条主翼羽(第三枚初级飞羽),叫声由吱吱声变为咕咕声时,即可开始预备训练。每天清晨开棚时将幼鸽驱逐出棚,任其自由飞翔,飞翔的时间不必要求很长,约10~20分钟,但必须要求幼鸽停留在固定地点。
在幼鸽飞翔时打扫棚舍,清除鸽粪,换上清洁饮水,加上饲料,等幼鸽全部停下来后,用固定的一种口哨唤其进棚吃食,不让其在外逗留,养成飞翔停下后立即进棚的习惯,这对以后正式竞翔缩短飞翔时间有利。以后每天逐渐增加飞翔时间,每天约增加5分钟。方法是人登在高处用长竹竿系以红色布条,视幼鸽将停时,即举竿驱之,但应看具体情况,一旦发现幼鸽很疲乏,到处乱停,此时不宜迫其继续飞行,不然会使幼鸽脱力或飞失。
这样每天不断增加飞翔时间,一直到每天早晚两次放飞,每次飞2小时左右为止。此时幼鸽已接近三月龄,每天开棚放飞已成习惯,不用竹竿驱赶也能飞上较长时间。至此预备训练结束,开始正式训练。
二、正式训练
选晴朗天气,清晨将空腹幼鸽提进笼内,携至视野开阔、离棚舍约1公里的地方将鸽放出,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放飞。不论先往哪一个方向放飞,都要在一方熟悉后再向另一方向放飞,待四方都熟悉后,再作交替放飞,使信鸽加深对地形地貌、标记等外界环境的记忆。以后逐渐增加距离。2、4、8、16公里……。第一次放飞可群放,第二次放飞可单放。放鸽时最好有两人配合,一人放鸽,一人在家记录鸽子飞归时间,以了解其归巢能力。
单放时提出一只鸽子后应将笼子用布遮住,以免笼内鸽子看见有鸽飞出引起骚动。第一鸽放出后,要待其在视野中消失才可放第二鸽,不然第一鸽见到同伴会飞回原处,这样就无法判别其归巢力,也失去了单放的意义。
一般放飞至50公里就可以选定一个方向进行训练,不必再朝四个方向放飞了。通常信鸽放飞的距离是按倍数增加的,即32、64、128公里等。当年幼鸽不宜放得过远,最远以300公里为宜,第二年可放至500公里,第三年可放至1000公里以上,这对信鸽的健康有利。有些品种优良的信鸽,常由于放飞不当而飞失,这是很可惜的。另外,雌鸽要产蛋育雏,为保证其身体健康,不影响后代体质,不宜作长距离飞翔,以300~500公里为宜。
为保证鸽子有充沛的体力,每300~500公里放飞一次,应休息一周,500公里以上应休息两周,距离再长,休息时间也应再加长。信鸽飞返后要给予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不能惊搅它,否则会飞失。
有时为了提高信鸽的飞速和归巢力,可利用信鸽的食欲、恋巢性等本能。如短距离竞翔,可采用饥饿法,即早晨不给它喂食,使它竞翔时有一种迫切想回巢吃食的愿望。稍长距离可利用信鸽孵蛋期的恋巢性。通常雄鸽从上午10时到下午3时,雌鸽从下午3时到隔天上午10时孵蛋,此时将其放飞,可使其早些返巢。也有用刚配好对的雄鸽参加竞翔的,因为此时雌鸽留在巢内,雄鸽恋雌心切,便会急切地往回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