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首 页>>黑玛琍鱼

黑 玛 琍 鱼

    黑玛琍鱼原种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鱼体呈梭形,成鱼体长5~6厘米,它的主要特色是包括鱼鳍和眼睛在内,通体乌黑发亮。


黑玛琍


    这种鱼因祖先曾生活在沿海一带的海水或咸淡水中,所以要养好它们需往饲水中加一些食盐。水的理化条件是:硬度为12度,pH值为7.4—7.6的弱碱性水。当然,这种鱼的适应能力较强,在不加盐的普通饲养水中也能很好生长。只不过这种鱼对水温比较敏感,当水温降到2l℃时,鱼的体质会下降,变得容易生病;到15℃就会死亡。这是一种需温水饲养的观赏鱼。
    黑玛琍鱼食性较杂,最爱吃鱼虫、孑孓和线虫,也不排斥复合饲料。只是不吃活食,体质会下降,繁殖会变困难。
    与大部分热带鱼不同,黑玛琍鱼对植物有特殊的偏爱,当它吃完投喂饵料后总要再吃一点水草或是不停地啃食箱壁或砂石上的附着藻类,因此在养殖黑玛琍的水族箱中要多种些水草。所以黑玛琍鱼也被用于清除玻璃缸壁上的青苔而与其它观赏鱼混养。
    黑玛琍鱼性情温和,适宜与剑尾鱼、月光鱼、孔雀鱼、半颚鱼等对中性或弱碱性水能适应的热带鱼混养在一起,但不要与喜欢弱酸性软水的热带鱼同养在一个水族箱中,特别是对水质要求较苛的脂鲤科中的灯类鱼混养在一起。
    一般黑玛琍4~6月龄时便性成熟,成熟的雄鱼,臀鳍变成针状,演化成交尾器,经常在水族箱中追逐雌鱼,完成交配活动。受精卵在鱼体内发育成幼鱼,使雌鱼腹部一天天膨大,游动变得迟缓,常常会藏匿于水草之中,以便有个安全的地方准备产仔。
    此时为了小鱼的安全,需单独准备一个产卵箱,产箱内多种水草,水温保持26—28℃,将雌鱼捞起放入。每尾黑玛琍鱼一次产幼鱼10一50尾,虽然数量不多,但亲鱼两次繁殖的时间相隔并不长,刚产完幼鱼的雌鱼单独静养一周左右的时间,放还养鱼箱中,四星期左右又可繁殖一次。
    经过长期的人工杂交和育种工作,在黑玛琍的基础上,又培育出帆翅黑玛琍鱼,琴尾黑玛琍鱼,帆翅琴尾黑玛琍鱼,腹部膨大如气球的气球玛琍等珍贵的热带鱼品种,甚至体色也发生了变化:有金色的金玛琍,银色的银玛琍。这些品种鱼的饲养方法与黑玛琍大致相同,只是难度较大,要求更高,主要是要将水质保持清新,但又要少换水。

   

 

亚广设计与制作

编写日期:2013年12月2日;修改日期:202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