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钱”是个很久远的话题了。你、我、他都可能有此行为。其源于个人私秘的需要。被用于个人合理、不合理、有违常理甚至不那么光彩的场合所需。不过,随着人们更多地倚重网络和电子支付平台,守住“小金库”的秘密将越来越难。
利用电子手段追踪私房钱的方式花样繁多。最简单的方法是查目的对象的手机短信、上网记录和社交网络更新,以期发现可疑线索。
涉嫌违法的手段包括,给家中电脑安装软件记录对象的每次击键,以探查秘密投资交易或现金转账。一些走得更远者甚至使用智能手机安装的定位工具,追踪对象从自动取款机的取钱行为,以与对象的经济状况作比对分析,从而获取线索。
专理此类官司的律师和专家同样升级技术手段。与以往从成堆的纸质文件中苦搜证据不同,他们现在使用高级搜索工具,在眨眼之间分析数以千笔对象的网上记录和信用卡账单等文件,据此发现问题。
利用电子手段追踪私房钱之所以管用,原因在于更多人逐渐依赖新技术处理个人财产。他们利用手机短信或社交网络编造虚假信息作掩护,或把“小金库”建在互联网上。然而,这些自作聪明者往往忘记一个简单事实,即所有电子行为都会留下痕迹。人们以为自己永久删除了电子邮件、社交网络留言等电子交流证据,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事实上只要你使用电子设备,信息就会保存。以后就能被追踪。
使用上述手段追踪对象私房钱是否合法?尽管法律仍在完善,但依然留下许多灰色地带,引起诸多争论。
根据美国法律,利用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配偶信息属于合法行为。但未经允许进入配偶设置密码保护的手机和社交网络账户,或秘密在车内安装定位系统,或给家中电脑安装击键记录软件,这些都可能触犯法律。在我国,这些法律尚在建立中。
总体而言,借助非法手段获取的信息不为法庭接受。借助非法手段获取信息的个人同样需要付出代价。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这类个人可能面临刑责,其律师也可能面临巨额罚款或吊销执照的风险。
有追踪对象私房钱需求的人应三思而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