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 珀
琥珀是古代松柏科、豆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日深,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的化石样物质。常与煤层相伴而生。年龄通常大于1500万年。呈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一;颜色多呈黄色、橙黄色、棕色、褐黄色或暗红色,浅绿色、黄色、淡紫色的品种极为罕见。琥珀为有机物,加热到150℃即软化,250℃-300℃熔融,散发出芳香的松香气味。当今著名的琥珀产地在波罗的海地区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缅甸,中国的辽宁抚顺、河南西峡也盛产琥珀。琥珀的种类按透明度来划分,可分为:透明琥珀,不透明琥珀,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花琥珀。不透明的琥珀,传统上习惯称之为
“密蜡”,如出土年代久远的不透明红橙色琥珀则被称为老密,另有金珀、血珀、骨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珀根之别。
金珀——指金黄色透明的琥珀。
血珀——指出土年代久远的透明琥珀。颜色如同高级红葡萄酒的颜色。
骨珀——指白色的琥珀。
蜜蜡——半透明至不透明,可以呈各种颜色,以金黄色、棕黄色、蛋黄色等黄色为最普遍,有蜡状感,有蜡状及树脂光泽,也有呈玻璃光泽的。
金绞密——指透明的金珀和半透明的蜜蜡互相纠缠在一起的琥珀。
香珀——指具有香味的琥珀。
虫珀——指包有动植物遗体的琥珀。
石珀——指有一定石化程度的琥珀,硬度比其它的大。
珀根——又名花琥珀,隐含方解石成分,具有漂亮的大理石花纹和色泽。
抚顺珀——产自我国东北地区煤矿层中,又称“千金寨煤珀”、“烟煤精”。体重坚硬,色发黑,焚之发黑烟。
琥珀有纯天然、优化品、半天然和人造品之别,鉴别方法如下:
1.手感:琥珀属中性有机宝石,一般情况都不会过冷过热。
2.沉浮:天然琥珀质地很轻,当你把无任何镶嵌物的琥珀放入水中时会沉入水底。此时将溶解的浓盐水加入其中,当盐的浓度大于1比4时(1份盐,4份水),真琥珀就会慢慢浮起,而假琥珀则不会。
3.声音:无镶嵌的琥珀链或珠子放在手中轻轻揉动会发出很柔和略带沉闷的声音,如是塑料或树脂,声音会比较清脆。
4.香味:未经精细打磨的琥珀原石,用手揉搓生热后可以闻到淡淡的特殊香气,白蜜蜡的香气比其它普通琥珀的香气略重,因此称为“香珀”。经过人工精细打磨抛光或者雕刻的琥珀在摩擦时只有几乎闻不到的香味,就是有,也就那么一丁点。一般琥珀只有燃烧时才会散发出松香味。
5.观察:真琥珀的质地、颜色深浅、透明度、折光率等会随着观察角度和照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感觉是任何其它物质所没有的。琥珀透明但很温润,不象玻璃、水晶、钻石那样无遮拦地具有通透性。假琥珀要么很透明要么不透明,颜色发死、发假。假琥珀内部人工制作琥珀花很刺眼,会感觉到是死气沉沉的冷光。
6.紫外线测试:将样品放到验钞机下,如是真琥珀会显荧光,呈淡绿、绿色、蓝色、白色等,而塑料等假琥珀则不会变色。
7.磨擦带电:将琥珀在衣服上磨擦后可以吸引小碎纸屑。
8.测硬度:用钢针呈20-30度角轻轻斜刺琥珀(可选不显眼处)会感到有轻微的暴裂感和十分细小的粉渣。如果是硬度不同的塑料或别的物质,要么扎不动,要么是很粘的感觉甚至扎进去。
9.与柯巴树脂仿品的区别:天然琥珀对乙醚和各种溶剂的反应很弱,如在样品上滴上乙醚或指甲油,在很短的时间里表面会变得无光泽和变粘的,就是仿品。
10.半天然品又称半琥珀。真琥珀是整粒的琥珀原石,但半琥珀是用加工过后的琥珀下脚料溶化后制成。要点是,半琥珀内会有血丝;而真的只有一些块状或粒状的天然杂质。
琥珀保养,应注意其具有熔点低,硬度低,性脆,易为有机溶剂损伤的特点,制品应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不宜放在高温处。避免用毛刷或牙刷等硬物清洗琥珀,防止摩擦、刻划、撞击。不宜接触有机溶剂。应避免长期放置在过分干燥的环境中导致产生裂纹。当琥珀粘上灰尘和汗水后,可将它放入加有中性清洁剂的温水中浸泡,用手搓洗冲净,再用柔软的布擦拭干净,最后滴上少量的橄榄油或是茶油轻拭琥珀表面,稍后用布将多余油渍沾掉,可恢复光泽。最好的保养办法是长期佩戴,这是因为人体油脂可使琥珀越戴越光亮。

苏州博物馆藏清代琥珀章(摄于2015年12月15日)
过去,琥珀的价值一般不高,除非是古董、精湛的艺术品或含有生物遗体;现在,随着收藏热的增温及原生矿物的日渐减少,琥珀的身价也不断攀升。
已今非昔比。 琥珀依内含动植物的清晰程度、形状大小、颜色决定其经济价值。颜色浓正,且杂质不多者为佳。颜色以金黄色、黄红色、蓝、绿色和血红为好。目前绿色琥珀仅发现于多米尼加、墨西哥以及中国抚顺等地,波罗的海绿珀多为高温下置于化学药剂中处理所致。透明的血珀大多为高温烤色所致。天然血珀会有可见的内含物。
琥珀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其内含的琥珀酸可穿透皮肤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关节与精神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