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作为最常见的食材,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菜场上常见的明明是绿色的,为何不叫绿瓜而称黄瓜?这就要从黄瓜的历史说起。
黄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已开始进行黄瓜驯化。黄瓜属大概有66种,有3个亚种或变种即野生黄瓜,半野生的西双版纳黄瓜,以及栽培黄瓜。
当黄瓜早早进入我国古代的食谱后,因它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而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把少数民族都一律称为胡人,常常将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食品、物件冠以“胡”字,这黄瓜当时就被称为胡瓜。
胡瓜的名称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五胡十六国。当时后赵(公元319年-351年)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称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从此,胡瓜改称黄瓜。
其实我们常食用的黄瓜都处口感最佳期,若变老,外皮绿色会褪去而泛黄,但最初改称黄瓜是不是这个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