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道前街吉庆街段,原为宋代宠臣朱勔的宅院——朱家园的所在地。大约在九百多年前,就在这座宅院中,园主朱勔呼朋唤友,围坐于牡丹花旁,把酒言欢,过着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
关于朱勔,但凡对苏州园林有些了解的人,都会知晓他。
朱勔(1075—1126),北宋年间苏州人,祖上微贱。其父朱冲,早先贫困落魄,受雇于人,后因犯罪流落他乡,乞讨为生,几年后积攒了点钱财当起了乡间货郎。朱冲狡狯有心计,小买卖越做越大便回乡开起了药店。由于所卖之药效果灵验,买者甚众,竟发了大财。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冲巴结上了蔡京、童贯,父子均得官。
宋代,苏州的造园术在国内首屈一指。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赵佶轻佻风流,沉湎玩物,喜好搜集书画花石,驯养禽兽。一帮宠臣一个劲地向他灌输“皇帝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蹉跎,韶华易失,何苦操劳忧勤”的胡言,遂更加放浪不羁,极尽玩好逸乐之欲,大兴土木建造园林。在营造园林精巧典雅方面高人一筹的朱勔,被蔡京推荐负责此事。
为迎合皇帝的爱好,朱勔竭力奉迎,广求东南江浙珍奇花石进献,并逐年增加。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此役连年不绝,百姓备遭困扰涂炭,中产之家全都破产,甚至卖子鬻女以供索取。
大权在握的朱勔飞扬跋扈,自圈土地,搭亭台、凿飞檐,建楼阁、植异草,造起私家园林,也就是“朱家园”。传说,该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建有“双节堂”、“迷香楼”、“八宝亭”、“九曲桥”等名目。园里异石林立,奇花异树无数,甚至胜过了皇家的御花园。园子造好后,朱勔用船只从北方洛阳运来大批牡丹种在家圃里,占地约一里长,一时吸引众多江南达官显贵慕名拜帖到园中观赏。更有后人,纷纷效仿,在自家园中栽种数丛,以供赏玩。也便是从那时起,苏州兴起种牡丹、赏牡丹之风。在苏州各古典园林中往往辟有牡丹园,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
靖康之难后,朱勔削职为民,最终被朝廷派特使杀死。朱勔一死,朱家园也随之被毁。空留“朱家园”地名到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