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首 页>>油氽小肉
 

油氽小肉

 

    油氽小肉,在苏州的小吃中排不上号,现在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多了。它曾是苏州陆稿荐的一味卤菜,已许久不见售卖了。说真的,没尝过的人是绝对想像不出世间竟有如此美味的东西。那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了。
    那时我家住在观前街的清州观前,离陆稿荐很近。记得一天下午放学后,隔壁阿六头挎着只帆布书包荡悠悠跨进院子,一脸的满足样。嘴上油油的,似乎吃过什么。看见我,冲我一笑,得意地说:“太好吃了!陆稿荐的油氽小肉简直太好吃!”
    原来如此!
    这陆稿荐在苏州可是大有来头的。据说很久以前,该店由一姓陆的店主经营,毫无名气,生意也很清淡,用惨淡经营来描述也并不为过。一天傍晚,店门口来了位乞丐,衣衫褴褛,面黄饥瘦,很是可怜。见状,店主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招呼乞丐进店,给吃给住。第二天早晨,店主到店堂一看,乞丐已走了,留下一条昨晚睡觉衬的,用稻草编的破草垫子。在苏州话中,草垫子也叫稿荐。这有啥用?店主一边想着,一边拎起破稿荐到火房用它来引火烧酱肉。说来也怪,这次用这条破稿荐引火烧的酱肉特别地鲜香,被一抢而空。自此,陆稿荐的卤菜变得特别有味道,引得八方食客竞相品尝。因这一切与稿荐有关,店主又姓陆,该店也就被称为“陆稿荐”了。
    时至现在,陆稿荐的卤菜制法仍传承有序,但没想到,一份油氽小肉竟会让阿六头如此解馋!谁都知道,陆稿荐最有名的是酱鸭、酱肉和酱汁肉,从来没听说小肉好吃。但阿六头的表情不会是假的。于是,隔天三点半放学回家后,我问外婆要了二毛点心钱去买小肉。
    当时,苏州人的生活很悠闲,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学校一般下午两节课,孩子都就近入学,每天三点半前就能到家,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点心吃。我也不例外。这次打算尝尝油氽小肉的滋味。
    从我家到陆稿荐很近,沿清州观前往东,转井巷往南,到观前街东头就到。现在也是如此。只不过以前的门面不宽,店面开在观前街上,店堂较深,靠西面是走道,东面为一长溜柜台,我去时正是苏州人吃点心的时候。柜面正中显眼处放着一碟碟的油氽小肉,都用十一二公分口径的小碟子盛着。一问营业员,有两种:一为普通的油氽小肉;另一种为五香的。
    说实话,走到柜台边,就有一股肉香,是那种不带油腻的香味,我的口中已开始有感觉了。近前细看,普通的较肥,泛着丝丝油光, 呈淡咖啡色,有一股嫩肉的香味,标价为一毛钱;五香的较瘦,油光内含,呈深咖啡色,肉香中夹杂着茴香等香味,令人的食欲一下子就起来了。标价为一毛五分钱。
    营业员见我攥着钱,只顾看,可能觉得好笑,笑道:别挑了,都好吃的。我一想:挑什么啊,今天先买便宜的尝尝,明天再买贵的,滋味可能很不同呢。
    果不其然,两种油氽小肉的味道很不一样。普通的,肥而不腻,鲜嫩爽口,吃在口中,肉香满颊;五香的,瘦而不老,香气四溢,吃在口中,满齿生香。真乃美味中的极品!怪不得阿六头如此享受!
    一晃,近四十年过去了。此间,我外出求学,在外工作,等回到家乡,再想重尝陆稿荐油氽小肉的滋味却已不可得。我有时在想:或许,这只是我少年时胃口好的缘故吧,人间可能并不曾有过如此美味的东西,但这种感觉却是那样真实,令人无法忘记。

  



亚广设计与制作
撰写日期:2011年9月1日;修改日期:2019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