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始建于春秋后期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由伍子胥负责建造,史称“阖闾大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据史籍记载:“古阖闾大城周长四十五里三十步,开辟有阊门、平门、齐门、娄门、葑门、蛇门、盘门、胥门等八座城门。”
虽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巨变,苏州老城仍座落在古城原址上,并基本保存着宋代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
世界最古老的城市布局图宋代石刻《平江图》具体描绘了千余年前苏州城的布局。官衙、寺观、作坊、桥梁、街道、流水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与现在的苏州古城区尚能对应,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宋平江图
从《平江图》中可以看到环苏州一周有贯通京杭大运河的环城河。内侧是高耸挺立的砖城墙,而控制水陆交通的是水陆城门。考虑之周全,在造城史上当属罕见。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水陆城门,实用性和实战考虑多无出其右。以现存于世的盘门为例,水门,和则通舟楫,战有千斤闸阻断;陆门,和则通商旅,战则拒敌于城门之外,若不济,敌入,还可“瓮中捉鳖”。在冷兵器时代,苏州人多次凭借这坚城抵挡住敌人的进攻,让人不能不佩服造城者的智慧。

环护苏州的古城墙、古环城河(摄于20世纪30年代)

盘门水门
盘门千斤闸

水陆盘门
俱往亦。岁月沧桑冲淡了历史的印记,今人只能从历史的遗存中去感受苏州古城的辉煌,但就是这些已足够让我们惊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