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首 页>>寒山钟声
 

寒 山 钟 声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5公里外的枫桥,始建于梁代。据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内主持,故名寒山寺。1000多年来寒山寺多次遭火毁,屡废屡建,改革开放后,政府拨巨资重修寒山寺,并对其周边环境进行大力整治,使千年古刹重显异彩。
    历史上寒山寺就很有名,但使它名扬天下的是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诗:


苏绣《山水》

    千年过去了,诗中的意境现已难以寻觅,张继诗中提到的那口铜钟早已失踪。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又重铸铁钟一口,但后又不知所终。现钟楼所悬之钟为1904年所铸,至今仍可聆听悠长洪亮的钟声。


钟 楼

    寒山寺古钟:明代嘉靖年间复制的古钟,传说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流入日本,但不知下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寒山寺重建时,日本人士募捐铸造仿唐式青铜乳头巨大钟送归原址,成为古寺 二十多口藏钟中的一口。
    寒山寺对日本人的影响:很多日本人士对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诵《枫桥夜泊》诗。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日本旅游者。其中许多日本游客专到寒山寺度过除夕之夜,聆听寒山寺的钟声。他们认为,在辞旧迎新之际,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能消灾去祸。听完钟声,再吃碗面条,新的一年就万事如意了。当然,他们更希望能到钟楼上亲自撞一下钟,因为这样就更能够得到上苍的保佑。
    铁岭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据方志记载,自公元1554年起,倭寇烧劫阊门、枫桥一带,一年后,又从浒墅关窜犯枫桥 ,苏州军民英勇奋战,终于全歼寇贼。为了保卫苏州城,加强枫桥至阊门一带的防卫,建起了枫桥敌楼——铁铃关。当年与枫桥敌楼同时建造的还有葑门和木渎两处,但至今都已不存。因此铁铃关成为苏州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抗倭关楼遗迹。1949年4月2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5、86师在枫桥打响了解放苏州城的第一枪,在击溃了枫桥、铁铃关一线的守敌后,进入苏州城,宣告古城苏州解放。因此,枫桥铁铃关也是苏州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铁铃关

铁铃关




亚广设计与制作
编写日期:2005年6月13日;修改日期:201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