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字确卿,乳名九四,江苏泰州人。他曾是泰州滨海盐场盐船上的船工,早年也兼贩盐为生。张士诚因给官家运盐收入微薄,和几个胆大的同乡一起做起贩卖私盐的营生,汇集了势力。
元末乱世,各地反抗元朝暴政的武装起义如雨后春笋,给张士诚极大鼓舞,在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率盐民起义。他们杀富豪,焚官舍,一时聚众达数万人,张士诚成为元末起义军首领之一,与元军反复争战。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甲午正月张士诚自称诚王,号大周,建元天佑。
随着起义队伍实力不断壮大,张士诚将势力范围投向长江以南。明代吴宽《平吴录》记:张士诚“以淮东大饥,谓惟吴中富庶,可以建国”,在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丙申二月,带领三千士兵,入娄、齐二门。“当是时,吴中全盛,甲仗钱谷如山”张士诚进驻平江(苏州)后,以承天寺为宫室,设立省院、六部、百司,任命大臣,平江城成为大周政权国都。张士诚凭此实力,进一步拓展胜利成果。
张士诚一度被元朝招安,受封为太尉,后又脱离元朝政府,自立为“吴王”。在后来与朱元璋争霸中,终不能敌,平江被破,本人也被俘,最后自缢而亡。
张士诚在苏州执政的前期,为苏州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他励精图治,消弊政、兴水利、薄徭役、育人才,恩泽百姓,庇护一方,致力于革除元朝的弊政,苏州百姓记住了他的。苏州民间至今还保留着烧“九四香”、“讲张”的习俗,九四是张士诚乳名,都源于对他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