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首 页>>押花的学问
 

押花的学问

作者 严晶


    初次见识押花,是在看望阿姨的时候。
    那是97年的夏天,我去北京看望年老的阿姨。多年不见,阿姨并没显得老态龙钟,而是精神矍铄,充满活力,这使我感到非常惊讶。于是我向阿姨讨教:她何以能精神不老?
    面对我的提问,阿姨并没正面回答,而是从写字台上拿起一幅一尺见方的画让我欣赏。只见这是一幅人物画,绿色的草地上两位少女在扑蝴蝶。一红一蓝的纱裙,飘逸洒脱;而蓝星点点的彩蝶正上下翻飞,轻灵舞动逗着女孩,煞是好看。阿姨不无得意地问:“怎么样。”
    好是没说的。这时我才注意到阿姨的房间里挂着许多画。这些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上去立体感很强,不像一般的国画。阿姨看出了我的疑问,解释道:这些都是用纯天然的花草树叶制作的,名叫押花。
    阿姨是个有学问的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系,是正宗的高才生。和阿姨拉家常,当然不能俗气。怎么着也要有些品位。好在我也读过几年书,算半个知识分子,因此话题还是比较宽泛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和,多有所涉猎。阿姨甚为高兴。但说得多了,我的人不老,心老的话语渐渐多了起来。什么:“我老了,感觉近来眼发花来头发胀。”什么:“近来胳膊酸啦,腿脚麻。”说得阿姨听了哈哈大笑。笑说:“你几岁!”我说:“四十整啊。”阿姨又说:“这就对了嘛。我七十五了都不喊老,你才四十就喊老,那我不就成了老妖怪啦!”
    我一听的确呀,阿姨这么大年纪也不喊老,我算什么呢?阿姨看我愣着,就接着说:“我看你是缺乏生活的斗志。这样吧,我给你做一张促织展翅图书签。你不是喜欢看书嘛,就夹在书里常看看”。
    阿姨做书签,与众不同。非画、非刻,而是用干花瓣、树叶粘制而成。据阿姨讲,此技艺以日本最兴,国内较少见。她也是年老后为了老有所乐而学的,几年下来小有所成。
    她告诉我,这一门手工艺术,最好从栽花养草开始。因为作品的颜色应是纯天然的,但不是任何花草都有此特性,需要自己栽培比较,特别是鲜花嫩叶,在脱水过程中,技艺好坏直接关系到颜色的保持和作品内涵的体现。再有就是作品的构思,那也非一日之功。应根据作品适用场景来设计。
    她在一张彩纹纸板上用细铅笔勾画出一只张牙舞翅的蟋蟀轮廓,笑语道:“雄蟋蟀斗性最足,你又喜欢蟋蟀,给你鼓劲最恰当。”接着又在蟋蟀下方添画了几笔,说:“你现在生活安定,用花草表示最合适。但不要丧失精神。”
    阿姨的艺术功底甚好,了了几笔,她想表达的意思就跃然纸上。接下来,她戴着眼镜,从藏好的脱水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按构图修剪粘贴,剪样塑封穿线,一张促织展翅图书签就完成了。她还特意将蟋蟀头用红色的质料做,但不觉满意,叹道:“干花的颜色总不够鲜艳。”
    后来当我每每翻开书本,看着不够鲜艳的红蟋蟀头总会想:“阿姨为什么非要用鲜艳的红色?”“按蟋蟀品类,红头蟋蟀那是极有斗志的,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多年过去了,这张由阿姨亲手做得书签一直伴随着我,而每次看到它,都有不同的感觉,那是因为书签的空白比例实在较大,给了我许多想象的空间,但生活要有斗志却是不变的主线,让我感觉活得很有滋味。


 

押花作品欣赏: 飞天  遛弯儿 □  北京植物园之春 □  人间美景 □  红玫瑰花篮 □  激情青歌赛 □  哇! □  犟牛 □  含羞草 □  对峙 □  直襟衣 □  斜襟衣



亚广设计与制作
撰写日期:2005年3月26日;修改日期:2024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