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汽车,这一现代化的代步工具,还是国人心中的奢侈品,可现在,它已停满了我们居住的小区。那可是些只考虑停放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地方。于是车位就成了稀缺品,怎么也不够用。
老的小区本无约定,谁占到谁停,就看手脚是否利索,车技是否高明了。门边、墙角,甚至一路空隙都能停进一辆车。夜幕降临,满院子的车子,衬着高高的楼房,人行其间,就好比在铁壳间穿过,多了几分局促。
新的小区就有了几分章法,占道划车位,花钱租车位。当然这车位的法律地位始终没解决。按道理,这小区的空地是全体业主的,物业仅仅是业主们花钱雇来管理管理的,哎,现在物业居然象业主般拥有划分区位,收钱入袋的权力,仿佛主人一般。这一议题在报上不知争论了几遍,但没听说有什么改变。
通行的说法是:取之于业主,用之于业主。最终也得到了认可。
不管怎么说,有章法,就有它的好处;没章法,也有它的自由,反正只要车有停处就行。当然它们都不能保证车不被碰着,毕竟它们挤压了人们原来的生活空间。
我的一位朋友,家住在一个租车位的小区,新买一辆帕萨特,宝贝似的,不曾想一天早晨想开爱车上班,却见车头被撞了个大瘪坑,心疼极了,怒气冲天找肇事者,可那有影子啊!于是一腔火全泻在了物业头上,硬是一年不交物业费!谁教车位属他们呢,好歹也要担点责任。租车位的是如此,随意停放的可是“冤有头,债无主”了,找谁要去?新车都当宝贝疙瘩,一年后再当心也得挂点彩,什么划痕啦、凹坑啦是免不了的,到时也就麻木了。好在当今的汽车修补术实在高明,昨天明明看见一部汽车后瘪坑,左划痕,今天就不见了踪影,依旧亮丽如新。否则满小区的破车就大刹风景了。
一个车位就有如许多事,那车在小区中动起来就更风光无限了。一般小区的路窄,比汽车考验场的路还窄,旁边还往往停着另一辆车,就这么窄窄的一路,每天的进出简直就是考车技,不光新手,就是老手也有翻车的时候。我亲眼看见一位老手开了辆带天窗的帕萨特往外跑,“砰”,在窄窄的小区道上与迎面而入的另一辆撞了个正着,好在车速不快,两车都头部“轻伤”,于时车主均跳下车,掏出手机呼110,干什么?让警察来作个见证啊。
一般小区都有绿化,花台就成了分割路与绿化区的屏障。花台的样式很多,土的也就斜砌几块砖,好点的如大马路边的水泥条,再好点的贴上瓷砖等装饰材料,漂亮是漂亮了,对汽车的轮胎却不是福音。前几天我开着一辆广本外出,在小区转道口转弯,前面、左边都有车,只剩右面有少许空隙,但有一贴瓷砖的花台,怎么着车子是不能碰的,那么就向花台靠些吧。忽然感觉车子吃到一些力,前后左右一看,没见碰着什么的迹象,于是稍稍加了点油门,“噗”的一声过去了,但感觉不对劲,忙下车一瞧,右后轮外侧面开了两个口子──瘪了!原来轮胎如此不经碰!再一细看,小区内几乎所有转弯口的花台瓷砖都给碰掉了,看来早有许多轮胎光荣了。果不其然,第二天我就在小区内看到一辆崭新的别克车的轮胎也因这么一蹭后胎爆了!这使我对汽车的安全性大为担心,看来这些汽车也只能在光光的柏油路上开开,颠簸不平的路上就难说了。好在不久我请教了行家,据称:轮胎的侧面为软肋,经不起碰,要碰就正面,多少给了我些安慰。
经此一事,我也明白了大道上人行道水泥条的设计:为什么是低低、圆角的呢?原来是为了给驾车人以面子,当不小心撞上时,不至使轮胎侧面受力爆掉;再不行,车子还能爬到人行道上去呢!看来现在的轮胎也与时俱进,变得吃不起苦了。
显然,车在小区有诸多不便,但也没见车子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多,只是一个“堵”字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