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首 页>>童年的农场生活>>第九节:送笔
 

童年的农场生活

第九节:送笔

作者 严晶
 


    星期一早晨,王进和孙军波早早起床。宿舍里的大人都觉得奇怪,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俩小子从没有如此早就准备去吃饭的。其实农场并不像农村,知识分子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来参加劳动,体验农民生活的艰苦,克服旧知识分子的娇骄之气,所以作息时间与学校基本相同,食堂开饭也要六点。平常王进和孙军波是六点半到食堂,七点出农场大门,七点半到学校。今天六点不到就拿着搪瓷饭碗去食堂等开门吃饭了,真是稀奇事。王进妈和孙军波妈对此也不在意,毕竟是男孩子,应多放手,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长大才好承担责任。这样六点半,王进和孙军波就已到了农场大门,比平时足足早了半小时。
    以前每次上学,王进他们都是走大道,从来没想过还有条小道能通学校。现在经钟老师一提醒,他们刚出农场大门,就注意到大道对面有条不起眼的土路,掩隐在杂草间,于是二人就走了过去。
    这路也就一米来宽,两边尽是高过膝盖的杂草,显然走得人并不多。两边的地形高低不平,与星期天上午去采草药的地方类似,只是这儿种了许多桑树,应该不是完全的野地。两人边往前走边看,这儿望望,那儿摸摸,对这陌生的小道甚是好奇。只见路两边桑林成片,嫩嫩的桑叶已有部份展开,两人合计着过两天来采应该没有问题。只是这桑林虽广,但叶子比农场自己的稀多了,会不会已有人采了?王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孙军波,毕竟他在黄泥岗看到蚕农已在摘桑叶喂蚕。孙军波脑瓜子贼机灵,点头道:“这里的桑林虽大,但看来这林子供养的蚕也多,不及我们农场桑林来的稳定。”两人边聊边走,小道向前延伸,目之所及,一片坟场出现在眼前。两人一合计,应该就是钟老师讲的所在了。这一路走来,路坑坑洼洼,不见一个人影,到了这坟场更觉荒凉,显然不及走大道来的惬意,但这路程似乎比大道来的近,因为刚出坟场,又是一片桑林,透过林间的缝隙,学校的教学楼已隐约可见。正在此时,一只灰白色的身影飞奔而来。王进注目一看,激动起来,拉着孙军波道:“这就是我和你说的大白!”果然,是大白。狗子几窜就到了跟前,摇头晃脑围着王进转了几圈,孙军波满眼地羡慕。王进摸了摸大白的脑袋,狗子一副享受的模样。这让王进想起阿六头说过,他家的狗平常就在镇子周围转悠,晚上才随他爹去鱼塘值班,看来这片是大白的地盘。于是王进指着孙军波对大白说,这是他的好兄弟。还别说,这狗子真是拎得清,居然马上靠着孙军波蹭了几下,乐得孙军波满是欢喜,对王进道:“今天别忘了问阿六头狗子的事!”“当然!”王进应了一声,两人向学校走去。大白后面跟着,王进见快到教学楼了,就再摸了一下大白,大白仰头望了一下就摇着尾巴走了。
    王进和孙军波在此分手,各自走向自己年级所在教学楼。
    王进今天到教室早了。跨进教室,居然发现阿六头也到了。于是王进径直走向阿六头。阿六头今天很精神,剃了个马桶盖,上身穿一件蓝布套衫,下穿一条洗得发白的满补丁灰布裤,脚蹬一双解放牌旧跑鞋,这可是时髦货。王进笑道:“没想到你来得这么早。刚在来的路上,碰到了你家大白。”阿六头有点惊讶,道:“你不是走大道上学吗?我家大白可不去前面逛啊!”王进满是得意:“我今天走得后面小道。”“原来如此!”阿六头接着道:“我家这几条狗子各有领地,它们是不屑与其它狗子为伍的。”王进想,这阿六头家的狗子居然还如此特立独行,今天定要让阿六头把他家狗子的事讲完,否则心中始终痒痒的。于是道:“阿六头,待下午放学后你再接着讲你家狗子的事,我还有件礼物要送给你呢。”这阿六头一听,两眼放光,满口答应。此时,同学们也都到了,王进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
这王进其实早就有盘算。自孙军波讲起狗子的传说,王进就有了心,在弟弟面前总要显示大哥所知甚多,否则就落了下风。后在镇上店中遇见了大白,知道就是孙军波口传的神奇狗子中的一员,王进就觉得有希望了解这群狗子的奇事,因为他发现了这群狗子居然是阿六头家的,而此时阿六头已是他的好朋友。作为好朋友,还听他讲得精彩故事,自然要意思意思,这就想到了自己还有支塑料热水瓶状钢笔,那可是稀罕物。这支笔是他父亲在他上小学时送他的,希望他好好学习。当时他还在老家,这是座江南古城。开学第一天,父亲忽然变戏法似拿出一只铁皮铅笔盒,外加这支笔,这让他很是兴奋。因为这笔他早就看上,正心心念念呢!
    在他老家,有家历史悠久的文化用品店叫“凤来仪”。据上了年纪的人讲,当年这店开张时用的店名叫“陆家笔庄”,因老板姓陆,卖笔为生,故用此名。开店当天,邀请了许多文人捧场。正在鞭炮齐鸣间,忽然有如凤凰的彩鸟翩然而至,绕店一周而去,老板大喜。文人引经据典,认为有此祥瑞,店名应改为“凤来仪”为佳。解放后,笔庄进行了公私合营,但店名一直沿用至今。因该店就在王进家附近,王进常入内玩耍。笔墨纸砚自不必说,王进最感兴趣的就是些新玩意儿,而这热水瓶钢笔当时就引起了王进的注意。这笔用以前没见过的材料制成,通体橘黄色,笔盖如一只微型的热水瓶,旋下后可拧在笔尾的螺纹上,笔长一下就增加了一倍,携带非常方便。据营业员讲,这是塑料做的笔身,很是稀奇。王进回家就告诉了父亲,但父亲问多少钱?王进就支吾起来,因为他看到标价是五毛六分,这价可是五口之家一天的伙食开销,还是那种荤素搭配的伙食。当时心想,太贵了,只能作罢。没想到,这次上学父亲还是买给他了。自此后,他把这笔当宝贝似的带来带去,只用过一次就不舍得再用了。本次随母亲来农场,这笔自然也就带来了。
    这次听阿六头讲狗子的故事,对王进来说很有触动,作为好朋友,他就想到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他,是友谊,也是感谢。
    这镇上的学校,常规是上午四节课,下午二节课,但遇农忙,学生也可请假不来,回生产队参加抢收、抢种。若教师外出学习,也有上午上二节课就放学的;或上午放学,下午上课;或上午上课,下午放学。今天属正常,下午二节课。所以王进到下午课结束才能再与阿六头碰面,听阿六头讲他家狗子的故事。
    下午约三点,学校内一个老妇人,右手握着手摇铃,顺着教学楼走,边走边摇动着,铃声清脆响亮,下课的时间到了。王进听到这熟悉的铃声,自然精神足了起来,等着老师最后一句下课出口,就将书本塞进书包,看了隔开两排的阿六头一眼,走出了教室。他已约了阿六头在学校出口处的大石凳碰面,听他继续讲狗子的故事。
    说是大石凳,其实就是块有棱有角的石头,放在三幢教学楼正对进镇大道的前面,可算学校与外面的界限。课间学生都喜欢在此玩耍,既可休息,也可临时摆放书包,所以这石块被磨得很光滑。不久,阿六头就过来了。他把书包往石凳上一丢就坐了下来。王进非常高兴,一摸,从书包内摸出那支塑料热水瓶钢笔递给阿六头,道:“给你。”阿六头有点吃惊,道:“这是什么?”王进见阿六头不识货,只能解释了一番,这才让阿六头开了窍,顿时眉开眼笑起来。其实阿六头开学时就看上了王进的铅笔,觉得王进从省城带来的笔比自己在镇上买得笔好看,特别是笔后还有个橡皮头,这是他没见过的。当时他想硬抢的,没想碰到王进比他横多了,只能甘拜下风。后来俩人成了好朋友,就更不便想了。没想到这次王进送他了新式钢笔,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他只在男老师的上衣口袋里看到插着的钢笔,帅气,不曾想王进竟然送了一支给他,这朋友真够意思,交得值!阿六头抚摸了几下热水瓶钢笔,将它小心翼翼放入书包。挑了块地方,坐在石凳上继续讲他家狗子的故事。

上一节目 录下一节

 

亚广设计与制作
撰写日期:2024年11月12日;修改日期:2025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