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世界自然遗产:黄龙名胜风景区

 

今天是:

世界自然遗产:黄龙名胜风景区

 

    1992年12月,在第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黄龙名胜风景区作为自然遗产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黄龙名胜风景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高山景观和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蓝天白云下的彩池

    素有“人间瑶池”之称的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与九寨沟毗邻。主要景点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中国最高的名胜风景区之一。五彩缤纷的彩池、白雪皑皑的雪山、蜿蜒曲折的峡谷和神秘幽静的原始森林,以“黄龙四绝”闻名于世。自然景观犷中有静,静中有动,雄中有秀,野中有文,构成奇、峻、雄、野的景观特点,素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的美誉。长约3.6千米的沟坡上,层层叠叠的乳黄色碳酸钙自上而下,将整个坡面铺满,就像一条从雪山上飞跃而下的黄龙,沟内的彩池随风晃动,抖动的水波又恰如龙的鳞甲,更添了“龙”的形象。而黄龙寺的前、中、后三寺正好建在龙头、龙腰和龙尾的位置上,不难想象,黄龙的名称由此而来。整个黄龙名胜风景区总面积1340平方千米,其中风景区面积为700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带640平方千米。风景区由黄龙沟景区和牟沟景区两部分组成。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色。黄龙以规模宏大、类型繁多、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一绝。钙华彩池、钙华滩、钙华扇、钙华湖、钙华塌陷湖、坑,以及钙华瀑布、钙华洞穴、钙华泉、钙华台、钙华盆景等一应俱全,黄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下钙华博物馆。主要景观集中于黄龙沟,黄龙沟连满分布钙华段长达3600米,最长钙华滩长1300米,最宽170米;有钙华彩池群3400多个;扎尕钙华瀑布高达93.2米。这些都属中国之最,世界无双。黄龙钙华分布集中、过程完整、组合精巧。在全区广阔的碳酸盐地层上,钙华奇观仅集中分布在黄龙沟、扎尕沟、三道海等四条沟谷中,海拔300-3600米的高程段;区内黄龙沟、二道海、扎尕沟分别处于钙华的现在形成期、衰退期和蜕化后期,给钙华演替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现场;在黄龙沟3600米区段内,同时分布着几乎所有钙华类型,并巧妙地构成一条金色“巨龙”,腾翻于雪山林海之中,是非常罕见的自然奇观。

金洞洗身瀑

    黄龙之美,最美在水景,数千彩池,缤纷灿烂,绚丽多姿,犹如瑶池仙境一般。彩池大小不一,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宝莲,千姿百态。有的池群池埂低矮,池水漫溢,池岸洁白,水色碧蓝,在阳光照射下,五彩缤纷;有的湖中古木老藤丛生,如雄鹰展翅,似猛虎下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池中生长着松、柏等树木,或高出水面,或淹于水中,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形似“水中盆景”。在众多的彩池中,以南部的洗花池、盆景池等最具特色,被称为黄龙八大景观。

盆景池

    黄龙名胜风景区在地质构造尚处于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结合部。空间位置的过渡状态,造成自然环境上的复杂性,蕴涵着大量自然之谜,为各学科提供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广阔天地;区内雪峰林立,海拔5000米以上的就有7座;区内广泛发育着第四纪冰川遗迹,冰川类型齐全,分布密集,是中国最东部的现代冰川保护区。对于研究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及其与钙华之间的关系等,均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这里还具有典型而完整的高山峡谷江源地貌:山胸峡峻,角峰如林,刃脊纵横;峡谷深切,崖壁陡峭;枝状江源,“上宽下深、南直北曲”。
    黄龙还是植物资源的绿色宝库。区内有高等植物1500余种,大部分为中国特有种质,属国家一至三类保护的植物有四川落叶松、岷山冷杉、独叶草、屋叶草等11种。许多植物具有重要的科研、药用和经济价值。黄龙也是珍稀动物栖息的理想场所。这里的珍稀动物品种多,南北动物混杂现象突出,还有当地特有种。其中有兽类59种,鸟类155种,属国家一至三类保护的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云豹、白唇鹿、红腹角雉等近百种。黄龙水质清澈,蕴藏着优质的天然矿泉水和温泉。此外,还有珍珠湖和据说能够“明日”的“牛鼻泉”。
    黄龙名胜风景区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二十一”三顶世界级桂冠。它以绚丽的高原风光和特有的民族风情为综合景观的基调。高山摩天、峡谷纵横、莽林苍苍、碧水荡荡,其间镶嵌着精巧的池、湖、滩、瀑、泉、洞等各类钙华景观,点缀着神秘的寨、寺、耕、牧、歌、舞等各族乡土风情。它们景类齐全、景形特异,但又组合有机,整体和谐,呈现出一派时时处处皆景,动态神奇无穷的天下画境。

 

亚广设计与制作
编写日期:2004年8月20日;修改日期:2015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