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网络成瘾症

今天是:

网 络 成 瘾 症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一种新的精神疾病开始出现,它就是“网络成瘾症”。其表现为患者对网络有心理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倾向于否定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的损害。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其发病率甚至可高达15%。
    一般来说,过度使用网络常常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在躯体方面,会出现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在行为方面,会出现品行障碍,产生攻击性行为。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网络成瘾症”呢?一般认为,在过去12个

月中表现出下列7种症状中的3种以上时,应引起重视。(一)耐受性增强,以上网时间不断增加来得到满足;(二)戒断症状,即停止上网则出现明显的焦虑,并伴有明显的上网冲动;(三)上网频率及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多;(四)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五)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和网络有关的活动上;(六)上网使个人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七)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的时间上网。
    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上网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及心理治疗来缓解,而是单纯地认为是青少年思想问题。部分家长甚至靠训斥、打骂或限制活动来矫治。事实上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平时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学习情况,并对孩子的上网时间有所节制,一般每天不超过2小时,且中间休息15分钟。如果孩子一旦成瘾,应立即请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抽样调查显示,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达到了10%-15%,而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并进行治疗的却不足5%,这是大家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据调查,青少年已成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24岁以下的网民占总人数的51.5%,青少年是易患高发人群。
    一位社会学专家认为,青少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在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性格的不稳定性,期望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这种欲望需要正确引导才能“从善如流”。如果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他们这种获取知识、满足欲望的心理就很可能导致网络成瘾,成为一种疾病。
    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医学上又称之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网络成瘾症的病症表现为:患者初期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之后就极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记忆力减退、易疲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焦躁不安等反应,严重的就会危及个体的学业、工作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对网络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不自觉中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而下网后感觉不快,也不愿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流,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
    专家建议,要预防青少年这类综合症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而且要远离网上有关色情、暴力性内容;家长们要注意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要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亚广设计与制作
编写日期:2008年3月18日;修改日期:2013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