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首 页>>文史地理>>曾联松

 

曾 联 松

    曾联松,一位长期做经济工作的普通人。他原籍浙江瑞安,少年时代曾酷爱书画,写得一手好字。但他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贫穷落后的悲惨境况,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去攻读理工,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后又改读经济。
    从学生时代起,曾联松就是一位充满爱国激情的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曾和爱国学生一起,走上瑞安街头,宣传抵制日货。1935年,他又在南京勇敢地参加了响应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集会游行。他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过军阀割据、八年离乱,以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人民政权的诞生充满着渴望。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

    1949年7月,《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刊登了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时年32岁的曾联松反复阅读,认真思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了,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国旗,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应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儿女的寄托、炎黄子孙的骄傲!他决定投身到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设计工作中去。
    经过夜以继日的设计,最终国旗图案出来了:色彩以红色为主,象征革命;五颗黄色的五角星位于旗面左上方,四颗小星围绕着大星,大星中有镰刀斧头,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象征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每颗小星的角尖对准大星的中心点,以表示围绕中心而团结。采用黄色代表灿烂辉煌,一片光明,也表达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样稿

    1949年8月中旬,曾联松将设计好的五星红旗图案稿寄给了全国政协筹备会。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元、国歌、国旗的决议。这天的《解放日报》上,套红刊印了正式通过的五星红旗图案。
    不久,曾联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的一封信,上面写着:“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百万元(约合现在五百元)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
    1950年国庆,曾联松被邀请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建国三十周年时,他再次应邀去北京参加庆祝活动。1977年,上海市政协五届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增补他为市政协委员。

 

亚广设计与制作

编写日期:2008年4月17日;修改日期:202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