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家庭。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时期,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委员兼总务部主任,负责“文协”的实际工作,是会刊《抗战文艺》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949年12月回国。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1966年8月被迫害致死。
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建国前,他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题材广泛,以描写北京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表现出对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深挚的同情;并有反映抗战时期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巨著。建国后,以戏剧创作为主,深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歌颂党和人民政府。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味,语言简洁传神,富有表现力,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中短篇小说《月牙儿》 、《断魂枪》,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