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首 页>>童年的农场生活>>第三节:遇鬼火
 

童年的农场生活

第三节:遇鬼火

作者 严晶
 


    这个雪天,王进感觉没怎么玩就过去了。当他再注意周围时,发现他们住的地方,是一望无边的麦地。那麦苗的嫩绿,正透过日渐消融的白雪冒了出来。周围已不那么寒气逼人,王进人也活络了。
    脱去冬装的住地,周围的一切开始清晰起来。原来在宿舍外面,除两排宿舍平房周围是平整的,其它地方都坑坑洼洼,黄土尽显。而每天的用水还是个问题,需从沟壑外的水源获得。
    王进母子所住宿舍一共五个大人,两个小孩,大人中就数王进母亲年纪最轻。两位教授都是建国前回国的留学博士,年纪渐长;孙军波的妈和葛老师都是建国后首批留校的助教,后升任讲师,但身体单薄,七人的用水都要靠人去水潭子里拎回来,王进妈就主动承担起拎水的事。王进是男孩子,自然就成了妈的好帮手。
    首次拎水是到农场后的第二天。那次每宿舍推举一人在学校男老师的带领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外出寻找水源,结果在宿舍西边外不远找到了一个水潭子,破冰取水。那水清澈甘洌,众人甚是喜欢。第一次寻水,王进母亲就带上了儿子,所以这取水的路径王进早早就熟悉了。这开春后,沿着这取水的路行走,地貌也日见明晰。
    这天是星期六的傍晚,明天是星期天,王进母亲打算进镇买些针头线脑,于是就带着王进想多跑几趟,把水缸水先储满。于是母子就各拎只铁皮桶出发了。
    在宿舍西边,一条泥路清晰可见,弯弯曲曲向西边走。跨过一道深沟,泥路贴着深沟西边向南延伸,路另一边是坟场,坟茔座座,荒郊野外,散发出荒凉的气息。因这一缘故,每次取水王进都参与。男子汉,大丈夫,自然有保护母亲之责。对王进来说,学校课本上就有破除封建迷信的说法,这坟不就是个土堆嘛,没什么好怕的。
    沿着这条道到水潭子取水约有五分钟的行程,在水潭边有一零散铺着石块的小路通向潭子水面,这是前人取水时留下的。这个水潭子就像一只锅,四周光光的,潭底就是一潭清水,清澈见底,看不出有外来水源,但能始终保持潭水水面稳定,成为住这里宿舍人员的稳定水源。
    王进虽然年岁尚小,但力气却很大,舀水的事就由他负责。娘俩各带一只铁皮桶,王进一桶下去,就满满的了。来回几趟,宿舍内的储水缸就快满了,于是娘俩就准备拎最后一次。
    这时天气尚凉,夜色压了下来,水面朦着层雾气,水拎上来雾气随之若隐若现地飘散开来。正在这时,王进眼角瞄见远处有一淡蓝色火焰状的漂浮物晃悠悠地飘了过来。这时,王进的母亲也看到了这簇火焰,语气就紧张了起来道:“进进,这应该就是鬼火,我们快走吧!”王进一听,满不在乎道:“妈,这叫磷火,是尸骨内的磷化物析出自燃形成的,这老师在课堂上就讲过,没什么可怕的!”见儿子如此说,王进妈面子上也有些过不去,但好在夜色已笼罩下来,脸上的变化根本就看不出来。即便如此,王进妈还是让王进又打了一桶水,两人转身往回走。
    这夜色,刚才还朦朦胧胧,现在已全黑下来。好在月亮出来了,虽被云层遮着,但好歹有些许月光透过云缝投射下来,回宿舍的路还看得见。王进瞥了眼身后,很是诧异:只见那蓝火苗,晃悠悠地或上或下,似乎尾随着他们!这让王进心中有些发毛,王进妈应该也看到了,于是娘儿俩高一脚低一脚地加快了脚步。幸亏路熟,不久就见到了宿舍的灯光。只见孙军波的妈姜老师正站在门外张望着,见王进母子走来就迎了上来,不无担心地问道:“天黑不好走吧?”王进母子笑道:“没事,只是被鬼火缠了一会。”张老师惊得睁大了眼睛道:“你们真看见了?”王进妈笑了起来道:“没事!”此时孙军波也跟了过来,于是说笑着将水拎进宿舍。水被倒进了水缸。这水缸被放在宿舍进门的右手,大家洗脸、洗脚用冷水就靠它了。至于热水,农场有统一的老虎灶间,早晨五时至晚上九时都有热水供应,只要提热水瓶去打即可。
    等王进爬上床铺睡下,时间也不早了。孙军波和王进抵头而睡,应该是听见王进他们遇到“鬼火”的事,兴趣被吊了起来。孙军波问王进:“鬼火啥样?”王进是个不怕事的主,见问起就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描述起来:“我和我妈过了沟,就看见大片的坟地,那一个个坟头顶上,有的有两个倒扣的泥垛子,有的没有,那鬼火就是从没有泥垛子的坟里冒出来的。”孙军波听得一愣一愣的。“进进,你瞎说什么!看把军波吓着了,快睡,明天我们还要进镇去呢!”下面王进妈不满地声音传了上来。王进没辙,就闭上了嘴。这孙军波听了的确也有些怕,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孩子心性,王进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其实对他来说,鬼火的事根本没放在心上。毛主席时代,破除迷信是很彻底的,什么牛鬼蛇神,儿童都被教育的不怕了。

上一节目 录下一节

 

亚广设计与制作
撰写日期:2024年11月12日;修改日期:2025年1月5日